时间:2018-09-05 | 栏目:行情分析 | 点击:次
“催化剂”火候不够 玉米“放飞”或仍需时日!
虽然玉米市场并不缺乏题材,夏季以来,天气、拍卖、贸易战、猪瘟...但一段时期以来国内玉米价格轨迹却保持了相当的成熟和稳重。过去十几周来,国内玉米的周度价格几乎走出了一条水平线,甚至连区域性、阶段性的涨跌都并不多见,是题材的影响力不够?还是国内玉米格局出现了其它的变化?随着临储玉米的拍卖进入下半段,金秋渐至,新玉米成熟并酝酿上市的时节又即将到来,冬季我国玉米市场又将呈现何种态势,从当前的一些题材中或能推测一二。
临储玉米拍卖“余温”或延续至冬季
一段时间以来,玉米期货行情好于现货。参考2017年经验,临储玉米拍卖暂停后,新玉米上市,玉米“市场化”的节奏或更能带动行情出现起伏,事实上业内对其的期待也比较高,这从玉米01合约和05合约的走势上不难猜出一二。截止目前,临储玉米拍卖第20周,成交量达到6720万吨,成交率企稳上行,达到36%,虽然某种程度上,成交率提升是受到国家推广燃料乙醇消息的刺激,但毕竟还是带动玉米行情出现了曙光。若以2017年拍卖为参考,以每周800万吨挂拍并持续至10月,按照25%-30%的成交率推算,理论上还将成交1600-1900万吨,2018年我国玉米拍卖总成交可能达到8300-8600万吨,这一水平可能超过早先业内推算的7200万吨的水珠,也较2017年拍卖玉米(5870万吨)多约2400万吨-2700万吨。考虑到2018年我国玉米拍卖较2017年提前,按照相同的拍卖周期(24周)分析,在后期成交率不发生大波动的情况下,2018年玉米拍卖量也较2017年多1800万吨左右。
从国内玉米消费层面看,2000万吨玉米差不多是国内一个月的消费水准,叠加玉米拍卖出库的速度和节奏,再叠加一定程度上某些主体使用拍卖玉米赌后市的可能性,在11月至春节前的冬季,很有可能造成一定数量拍卖的陈玉米余温留存至新玉米上市前期,这难免对国内整体玉米行情将起到一定压制,尤其新粮开秤价可能不易达到理想般预期高位,这对整体市场盼涨和看多的心理影响较大。所以,尽管新玉米在品质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现阶段临储玉米的拍卖、出库等行为却很可能把2018年玉米行情的主角光环上演到底,玉米行情彻底放飞似乎不易。
除非,2018年玉米出现大减产。
关于我国玉米产情,夏季以来经历了轮番炒作,确实今年的天气状况也不支持玉米出现大的丰产。国内一些主要产区旱涝不均显著,玉米整体长势状况差异较大。入秋以来华北、黄淮以及东北一些产区少见的连续遭遇台风降雨和强对流天气,一些自媒体反馈出不少玉米倒伏的消息,这些未来都会转化为减产属性并在总产量水平上予以体现。前期相关机构调研的种植面积增加带来的优势,恐怕将消耗并剩余无多。笔者撰稿时,发现网络上有出现一篇采访稿件,认为东北主要产区玉米收成预计减半,如果成真,那么这对冬季玉米的行情必然是一针强心剂。但从业内人士反馈看,这样的标题略显夸大,产量腰斩可能仅存在个别地区,一些主要地区的实际产情,可能仍是优中有劣,劣中有优,总体过得去。笔者认为,结合8月份天气的发酵和当前现状,今年我国玉米很难出现优势增产,但大规模的减产似乎也缺乏条件,还需要天气再恶化,比如2017年秋收时的大范围、长时间阴雨。寄希望玉米产情给未来行情催化助燃,目前看似乎不够火候。还是让我们接着对玉米观察一段时间,参考未来更多的秋粮考察调查结果再下定论不迟。
本年度影响玉米市场的最大热点,同时也是不确定性最高的热点,是近一个月以来在我国先后出现“非洲猪瘟”现象。
几个月前笔者曾在新闻中看到欧洲某国家在边境建设铁丝网,试图通过阻碍野猪迁徙达到防止疫情蔓延的目的,也仅仅当做一则普通的新闻所了解。不料短短时间就已经开始在我国开始点状发作,其传播速度和威力不可小觑。笔者检索发现,“非洲猪瘟”早已遍布非洲和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足迹包括非洲的加纳、南非,欧洲的德国、立陶宛、匈牙利以及肆虐最严重的罗马尼亚。由于该疫病对猪有高致死率且无疫苗,并且传播速度极快,对生猪养殖业的冲击不言而喻。我国是世界上生猪饲养和猪肉消费占重要比重的国家,能否打好控制“非洲猪瘟”的战役,将对未来阶段我国饲料养殖行业包括玉米、豆粕等市场行情都形成重要影响,某种意义上将直接决定未来数月相关品种行情能否上涨到之前的业内预期或是明显下跌。
事实上,叠加美豆天气产情以及丰产预期背景,业内关注到“非洲猪瘟”或已导致国内豆粕期货出现了较明显的下跌,这样的效果可能也将传导至玉米。若以罗马尼亚猪瘟疫情的发展程度看,有分析认为我国将不得不宰杀3500万头生猪来确保疫情得到控制,此举必然将严重打击国内生猪养殖业的信心,联动作用下将导致一段时期之内饲用玉米消费量下降,进而对玉米价格形成冲击。虽然也有乐观分析认为这样可能会使猪周期提前见底,形成更好的牛市开端,但如果短时期内疫情快速发展,冬季到来后的生猪消费旺季想来将旺季不旺,新季玉米上市后也必然将错过一年中绝好的市场化阶段,将饲用消费带来的玉米行情拖入来年春季以后,到那时,新一轮临储拍卖又即将开始,玉米行情可能又要在诸多压力下缓缓前行。
所以,可能要像管制“非典”一样来对付“非洲猪瘟”,能够及时将该疫情扼杀在萌芽,这样将有助我国大豆、玉米在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相对良性发展,同时对CPI等指标也有很强的建设意义。
虽然较长一段时间来国内玉米市场都表现的有点不温不火,但贸易战以来还是让人对玉米市场有所期待。据闻国内一些饲企已经开始修改配方,稀释豆粕涨价对饲料成本的冲击,从近一段时间国内DDGS等玉米蛋白产品的行情来看,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上涨,猜测当前市场豆粕、杂粕等仍然满足饲料加工需求,利用玉米副产品大幅度替代豆粕恐怕仍要等到南美大豆供应季结束之后才会有所体现。但似乎这样的替代水平也将被“非洲猪瘟”事态所左右,有待后续相关发展做出新的逻辑推断。
综合几个因素看来,秋冬季我国玉米市场似乎酝酿着一股淡淡的利空气息。好在目前淀粉价格还不错,未来玉米深加工以及乙醇产业的发展促进计划想来是玉米行情重要的推动力量,种植成本、农户期待和惜售也难让新季玉米出现价格上的大幅跳水。有分析认为当前加工企业的盈利状况可能不会使玉米深加工再获得补贴,若如此,至少政策层面上难以对玉米行市形成阶段性的刺激和提振。所以保守一点看,尽管有利多,但还是不应过分赌后市。而从贸易角度来看,优质玉米、品质略差的陈玉米似乎更有发挥的空间。面对体量巨大的国内养殖行业,即便猪瘟威胁大,优质玉米仍不会缺乏舞台,而今年的产情现状,恐怕也不易出现大面积的优质玉米,逢低入手是可取的。而品质稍欠的玉米,顺应国家发展乙醇的思路,应该也有不错的消费出路。
关注9月份天气与产情,以及生猪疫情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思路和布局,新粮上市前,玉米市场可能还会有新的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十年专业期货服务平台,全国最低手续费保证金开户,咨询微信:cclk88